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数字化采集专题学习
发布时间:Jul 8, 2016 | 作者: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逐步深入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保护凭借其在存储、展示、传播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已成为非遗抢救性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2016年6月27日至7月1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数字化中心在重庆市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专题培训班(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类)”,吉林省非遗中心的3名业务人员参与了培训。培训班通过专家课堂教学、采集实例点评、地方经验介绍、集中答疑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学员就非遗资源数字化采集工作进行专题培训。培训中,各位专家以自身田野经验为切入点,以生动的例子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娓娓道来如何正确开展资源采集工作,点明了团队配合、人员选择、采访技巧等采访过程中的要点及误区,并特别强调了职业敏感度、职业素质对做好数字化采集工作的重要性,此外专家还逐条解析了标准相关内容,对比试点资源的优劣之处,有针对性的展示了范例资源,帮助我们理清了思路,认清了根源问题。培训中,非遗中心的工作人员梁冰、刘峥不错过任何记录学习的机会,对专家授课内容进行了全程录像。
培训结束后,为切实提高本省非遗资源数字化采集工作质量和效率,帮助业务人员更好地领会、落实非遗数字化采集标准,提升自身业务素养与技能,非遗中心组织部分业务人员利用两天的时间,通过录像对专家的授课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再学习。大家边观看边讨论,对比正在进行和已完成的资源采集工作,从自身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及不足,探讨工作方法,大家纷纷表示,非遗资源数字化采集工作是数字化保护的核心环节,更是后续开展非遗展示、宣传、研究和传承工作的重要基础,在确保全方位记录遗产内容的同时精细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大家将重新梳理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再度完善细化,确保资源建设质量,为历史,为后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