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获得批准

发布时间:Nov 29, 2016 | 作者:


    根据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吉社科规划组字[2016]21号)文件“关于批准承建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的决定”,由吉林省艺术研究院申报的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正式启动。
    该研究基地的申报和承建是落实马少红厅长关于文化事业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吉林新一轮振兴服务的思路和总体要求,并结合《中共吉林省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吉林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及《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发展规划》精神,集中我省社会科学研究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智囊团”“思想库”作用,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富民强省服务而谋划的。为此,吉林省艺术研究院(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厅主管领导和非遗处的指导下,从今年4月递交申报书的同时,按照吉林省重点领域研究基地承建标准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11月11日,省社科规划办公室组织评审专家实地进行考察和评审。评审组专家在详细考察研究基地基础条件、成果展馆和认真听取申报承建论证报告后,对研究基地的申报论证、前期准备工作、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前期科研积累和今后发展规划以及非遗资料室、非遗数据库、科研活动相关场所等基础设施后,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吉林省艺术研究院(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有扎实的规划、有清晰的思路、有超前的理念、有实实在在的举措并且有平台(《非遗保护与研究》丛刊)、有成果,具备重点领域研究基地条件。11月14日,申报得到省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
    基地启动后,吉林省艺术研究院将借助这一平台,开门办院,整合全省高校及社会研究资源,力争将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建设成为吉林省乃至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为非遗项目的科学保护与传承,为吉林省文化事业发展和繁荣,为非遗资源保护及更好的开发利用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该基地的的建立,是继吉林省特色文化研究基地——二人转文化研究基地建立后,吉林省艺术研究院建立的第二个省级课题研究平台,确保了吉林省艺术研究院每年有5个省级研究课题的项目支持,为目前全国省级艺术研究院(所)之最。
    在有计划地开展非遗研究的同时,吉林省艺术研究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的舞台艺术转化也进行了可喜尝试,以二人转艺人生活为背景创作的《关东草》2013年获得“田汉戏剧奖”剧本二等奖;以非遗项目“森林号子”为素材创作的《森林号子》近日列入文化部2016年剧本扶持工程;以满族说部为题材的舞台剧创作也将进入剧本讨论环节。

   

头像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