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首页>资讯>详情页

唤醒辽源历史文化尘封的记忆

发布时间:May 31, 2018 | 作者:


image.png

丰富的民俗藏品,使群众深刻感受到家乡的文化底蕴。

image.png 

馆长李庆军在精心呵护由西安矿开采并作为1995年西安矿运动会的摆件煤精石—辽源之星。

 

       辽源地域文化商标、古董钟表、瓷器、“二八大扛”自行车、古钱币、各式各样的农耕用具……漫步在位于大什街的辽源市民俗博物馆,与其他馆藏物品不同,这些藏品在无声中见证辽源历史的变迁,仿佛一下回到几十年前的旧时光,唤醒了辽源历史文化尘封的记忆。

       跨度从清代到“文革”时期,藏品一万多件(重复藏品按单件记),藏品涵盖地域商标、农业、生产、生活、家居装饰各个领域。走近一个又一个展柜,看着一件件藏品,生活的记忆历历再现,历史的厚重感盈然而生。“博物馆中的每一件藏品,都闪烁着人类进化的光辉,足以让今人从中感悟祖辈生产的艰辛、生活的颠沛,以及生命的智慧,而隐藏在藏品背后的故事也正是我们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脉。”博物馆名誉馆长李庆军感慨地说道。

       作为我市唯一一家非国有民俗博物馆的创始人,30多年的收藏生涯,李庆军几乎把工作之外的所有精力、财力都用在这些“宝贝”上。李庆军出生在普通家庭,在矿务局通讯科工作的父亲喜欢研究家电修理,经常帮助邻里修理钟表和收音机等家用电器。毕业于辽源师范学校美术专业的母亲,在矿务局东山印刷厂做美术设计工作。“从小受父母的影响,我就非常喜欢钟表和商标图案,而且母亲还是一位商标图案收藏的爱好者,渐渐地我也开始喜爱收藏商标和钟表了。”李庆军回忆说,现在展馆里很多珍贵的辽源地域商标都是母亲传给他的。因为喜欢而执著,因为执著而深入。李庆军把每一件藏品视如他的“孩子”一样,他能清楚地记得它们的来历。可以说,每一件藏品上,都无不浸染着他的心血和汗水,甚至为了一个“收藏品”,他自己都不清楚跑了多少趟,说了多少好话,作了多少付出……为能展现城市发展的独特印记,2011年10月,李庆军在市博物馆举办了为期半年的专题展,于2013年12月参加了全市“文化大集”,展出收藏品千余件。

       多年来,在李庆军的心里有一个心愿,能用自己的藏品建成一座博物馆,为此,他付出不少努力和艰辛。2013年,李庆军开始筹备策划创办民俗博物馆。2018年2月,在市、区各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下、在众友人的鼎力帮助下,他自筹出资的辽源市民俗博物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30几年来收藏的物品汇聚一起,成为让公众可以品读历史的藏品。

      在民俗博物馆,以辽源地域商标、古钟表、瓷器、古钱币为主题的展厅内,通过实物、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原汁原味地展现了辽源历史文化的发展,展示浓缩的城市记忆,丰富了城市旅游的文化内涵,为辽源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历史资料与证据,让更多群众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民俗风情。“很多东西我都已经淡忘,更别说年轻人了。”一位上了年纪的参观者感慨地说,希望这些城市的记忆能够代代相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每个城市的发展都有着其独特的印记,而民俗博物馆正如同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忠实地记录着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信息,更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辽源市民俗博物馆一件件珍贵的老物件,代表着一段段辽源文化的传承,还原了群众生产活动、生活起居的历史文化记忆。工作之余,我们不妨走进辽源市民俗博物馆,与历史对话,唤起心中那份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热情,唤醒曾经那些被遗忘的记忆。


头像
0/100